第一、核查数据怎么填?
在核查系统中进行数据填报,首先要把握的原则就是“有据可依”,即我们填报上的每一个信息都要有依据。而各单位填报数据的依据就是编办对各部门批复的文件。因此,我们在填报系统之前,首先应该把编办对着本单位批复的所有文件找全,尤其是“三定”方案,这是我们做好核查工作的基础。昨天刚接到通知,10月8号,马上要开始区县互查;10月20日,市编办会来抽查,怎么查,就是各单位把这些文件依据提供给检查组,他们对照着这些批复文件,来审我们填报系统后导出的各类表格。目前,区县互查的顺序和方案都已经正式下发,来检查我们区县的是大兴区编办,他们将从全区各类机构中,随机抽取2个党委机关、4个政府机关、1个群团机关、2个乡镇街道、1个党委政府派出机构、1个政法机关,以及不少于10%的事业单位来进行实地检查。
等抽取的单位确定下来,我们会及时通知这些单位,这次没被抽到的单位,也不要有侥幸心理,因为后面还有市里的抽查。其实,说到底,只要我们把系统填报准确,谁来检查都没有问题。
下面我就结合在初审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来详细地跟大家说说具体怎么填。
以处级行政机构为例,从系统登陆后,进入填写状态,可以看到有三大块内容,一是基本信息,二是编制与人员数,三是特殊说明。咱么一项一项的来看。
1.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这里容易出错的地方在机构简称,机构简称不是我们口头上称呼某个单位的简称,而是要填写编办批复的文件中对这个机构的简称。各行政机构在“三定”方案中,都可以找到机构简称。同理,挂牌机构名称、名义机构名称、合署办公机构名称,也都是按照文件的描述,如果文件里没有说,统一填无。
另一个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是成立时间、批准机关和批准文号,成立时间,我们统一按照文件签发的时间来填写,而不是填写文件的印发日期。另外,有很多单位打电话来询问单位的成立时间,纠结于单位可能早就成立了,而“三定”方案是后来才做的,没关系,如果你能够找到单位最早成立的批文,当然可以按照那个时间来填写;如果找不到,就按照我们“三定”规定的时间或者编办批复你单位成立的时间来填写,也没问题。但是,填上去的时间,你必须要有文件依据。
还有,批准机关和文件印发机关含义是不一样的,党委、群团、政府机构的三定规定,一般都是这样描述的,你单位“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区委批准,或是已经区委、区政府批准,现予以印发。这里的区委、区政府才是我们要填写的批准机关。而不是印发文件的机关,区委的文件都是由区委办负责印发,政府的文件是区政府办印发。因此,大家要仔细的核对批准机关这里所填写信息,写全称。区委是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委,区政府的全称是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编委的批文,统一写北京市房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编办的批文,统一写www.828365.com。
批准文号:要注意格式,方括号的输入格式要在英文下输入。
机构类别:也是要根据批文来填,各单位仔细看一下三定方案里是怎么描述单位性质的,是组成部门、工作部门、还是派出机构、还是部门管理机构,这些在“三定”里面说的很清楚。
机构性质:区委的工作部门要选政党机关、区政府的工作部门选国家机关、群团机关选社会团体、人大机关选国家机关、政协机关选其他。
联系人:填各单位组织人事干部姓名;
联系电话:填各单位组织人事干部的联系电话;
固定电话:填单位的办公电话,一般是填办公室电话。
邮政编码和通信地址都不要空着。
再往下是内设机构核定数、其他机构核定数、派出机构核定数、所属事业单位核定数、执法机构核定数。这些都要根据批复文件来填写。
域名:有中文域名的填写中文域名,没有的填单位的网址,如果都没有,填无,不能空着。
2.编制与人员数
编制与人员数这里,有三个模块,1个是编制人员信息,第2个职数和领导人员信息,第3个是职数核定表,职数核定表是市编办后期才添加的一个模块。先看第一个模块,编制人员信息。
行政机关在这里需要填写的就是行政编制、工勤编制。
在专项编制里面,机关事业编制不是指事业编制,我们区没有机关事业编制,有些主管部门把所属事业单位的编制,填在了这里,回去需要修改过来。另外,有3个群团机关使用的是专项编制中群团机关使用事业编制。除此以外,行政机构在专项编制这里都应该是0。
行政执法编制,我们区有7个执法机构,使用的是行政执法编制,需要在这里填写核定的编制数。
同样的,各事业单位这里就是填全额编制、差额编制、经费自理编制分别核定多少。经费自理编制就是指自收自支编制。
各乡镇街道,参照行政机构编制的填写方式,并在专项编制中大学生村官专项编制填2。然后把实有的村官人员信息录入到本级机关下面。
第二个模块是职数和领导人员信息。
首先,部门领导的核定数。这里核定数中的正职、副职主要是针对职务的,其次才是针对级别。如某单位为副处级单位,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为主任1名(副处级),副主任1名(正科级),那么因为单位的主任是部门领导的正职,又是处级领导,那么在处级领导职数正职中填1,单位的副主任是部门领导的副职,又是科级领导,那么就在科级领导职数副职中填1。
对于正处级单位,因其领导职务和职数的正副是对应的。一般就是平行填写,不会这样错位填写。
其次,凡是填到此处的领导职数,都必须有编办的正式批复。凡是编办没有明确发文的领导职数,都不能填报在此处。像处级的非领导职数和科级的非领导职数的核定权限,不在编办,因此,各单位在非领导职数这里核定数统一填0,实际任着这些非领导职务的领导干部,在维护人员信息时还是按实际情况填写,他是副处级的调研员,就给他维护成副处级的调研员,他是主任科员,就给他维护成主任科员。
此外,7月份我们开始部署这项工作时,当时的口径,是让各区直单位把党委书记/党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包括各乡镇街道机构改革方案里,提到的纪检(监察)、人大、人民武装、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按规定配备的这些领导职数,统一填报在其他核定职数里面。但是,根据市编办最新的口径。这些机构编制部门没有明确批复过的职数,都不能进行填报。因此,需要各单位把其他领导职数中现有填报的数据改成0,那么实际任着这些领导职务的人员怎么进行统计呢,还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统计,那么在查看状态下,这里就会显示超职数。同时,超职数就需要大家添加特殊说明,具体怎么说,一会讲到特殊说明时跟大家说。
也就是说,职数和领导人员信息这里,要完全按照编办的文件填报。凡是没有明确说的,一律不能填在核定里。
另外,提醒各部门,核定数直接填写的都是部门一级的领导职数,内设机构核定的领导职数不是直接填报在这里,而是要通过进入到内设机构中去具体的去填写。
第三个模块是职数核定表。这个模块是市编办后期加上的,主要就是按照级别来采集各单位核定的领导职数情况。因为刚才我们提到过,在上面的部门领导的核定数,主要是针对职务来进行区分的,不能完全的反映出领导职数的级别,因此,才设计了这个职数核定表。
每一个行政机构,包括每一个内设机构,包括每一个事业单位,都有这个职数核定表。
市编办最近刚出了这个表格的填写口径。即各单位可以在基本信息表中的“职数核定表”统一填写,也可以在本单位、内设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等机构的信息表中分散填写,但是要避免重复填报。
因此,各单位注意,我们在这统一一下口径。为了避免重复填报,我们采取分散填写的方式,即在本单位、内设机构、所属事业单位中分别填写领导职数。
比如,某乡镇核定处级领导职数2正6副,科级领导职数11正6副,共有5个事业单位,各核定相当科级领导职数1正1副。那么,在乡镇本级就只填写乡镇一级的领导职数2正6副。科级的领导职数要进入到每一个内设机构中去按照内部分配的方案分别填写,5个事业单位核定的相当正科级或副科级领导职数也要进入到每一个事业单位中去填写。
提醒大家注意,一是要对应好级别进行填写;二是其他所有的空都需要填0,否则不能保存。
3.特殊说明。
特殊情况说明是指,核查单位由于历史或现实原因造成无法通过核查指标直接反映的,而需要对相关机构和人员编制特别予以说明的事项。按照市里的新口径,必须要添加特殊说明的事项主要有两类。
一是超编。在查看状态下,显示单位超编的,都要添加特殊说明。讲清楚为什么超编。
二是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刚才我们要求各单位非领导职数核定统一填0,在查看状态下,会显示非领导职数超了。这个特殊说明,不用大家填,这由我们负责,跟组织、人力社保商议后,统一向市里报一个汇总的大数。实职领导显示超职数,就需要各单位自己添加特殊说明了。超职数配备干部不是单位的个别行为,而是组织行为,说白了跟我们每一个单位没关系,因为任命干部不是我们单位自己任命的,都需要经过组织审批的。所以,这里我们就如实的反应就可以。一般的格式,添加领导职数类事项,我单位实际配备党组/党委书记1名;或是我单位实际配备纪检组长1名,这是处级的一般超职数的原因。科级超职数一般是我单位实际配备监察科长1名。等等。比较好填,如实反映就可以。
此外,乡镇的领导职数虽由编办批复,但实际任职是由组织部门按照换届文件进行的。因此,乡镇超职数这里的特殊说明,可以说:按照换届文件,我乡/我镇实际配备处级干部多少名。
系统调整后,乡镇、街道的职数和领导人员信息,又增加了一个其他系统模块。因此,乡镇、街道的领导职数按照党委领导、政府领导、其他系统三类来填写。其中党委、政府领导中又区分正职、副职和其他。这里的其他是相应于街道(乡镇没有)的不能归于正职、副职的其他领导,如纪工委书记,在这里要填1;与党委、政府相对应的其他系统中应填写与党委、政府相当的其他系统领导,如人大主席等,这里也是街道才有(乡镇没有)的人大街工委(政协联络室)主任。
乡镇的机构改革方案中,我们明确批复的处级职数就是书记、副书记,镇长、副镇长或者乡长、副乡长。这些职数就分别对应党委领导和政府领导进行填报就可以。其他的职数都应填0。实际领导任职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就可以。
事业单位的基本信息中,需要填写的选项凡是我前面讲到过的,像机构简称、批准机关、成立时间、文号、联系人等等,都要按照要求去填写,有个别选项,是事业单位独有的,我再重点强调一下。
一是事业单位类别,统一选未分类。
二是机构属性,一般选其他。你找不到合适的,就选其他。
此外,事业单位编制和人员这里,跟行政机构相类似,
一是把核定的编制数按照经费形式,填准。
二是职数和领导人员信息这里,也要严格按照编办的批复文件进行填写。处级事业单位核定数中,也是只能填写部门一级的领导职数,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要进入到具体的内设机构去维护。
三是每一个事业单位,都需要分散填写职数核定表。防止重复填写。
下面,我们看一下内设机构的如何填写。从本级机关左上角的下拉框中,选择内设机构,点管理,就进入到了内设机构的管理界面。和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不同,有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点事业单位,再点管理,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会自动列在那里。内设机构需要我们自行添加。同样,也是按照编办批复你内设机构的名称来进行添加。基本信息那里,不要有空缺项,像批准机关、批准文号都要填写,机构简称、其他名称、其他简称,如果没有,就填无。另外,机构类别和机构级别是一个选项,注意,这两个选项必须要维护,否则信息会缺失。机构类别一般是选择内设机构/工作机构,机构级别按照批文填。
2.编制与人员数。这里的编制人员信息,因为机关总的编制数已经填写了,而行政机构的三定方案或是乡镇的机构改革方案中,并没有明确的将编制分配到具体的内设机构,都是说一个总数,因此,在内设机构的编制这里,大家既可以按照单位内部进行分配的方案填写,也可以默认不填,就是0,两者都可以。同样的,职数和领导人员信息,都需要进行具体的维护。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中,不能填写内设机构核定的领导职数,而是要在这里进行具体的填写。下面的职数核定表,要跟上面的对应起来填写。
事业单位的内设机构跟这个类似,不再重复说了。以上是各单位录入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有关新要求和填报方法。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第二个大问题,
第二,人员信息怎么录入?
每一个单位进入到填报界面后,点击左上角的“人员基本情况”,都可以对本单位的实有人员进行添加。我们在初审中发现,部分单位把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人员也录入到了本级机关下面,这是不正确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人员要进入到具体的事业单位中去进行录入。
首先,把人员基本信息里几个信息项的涵义再跟大家重申一遍。以行政机构人员基本信息录入的选项为例。
1、现任职务名称。是指该人员担任当前职务的名称。如局长、主任、科长等。
2、人员分类。是指人员的领导职务情况和非领导职务情况。
(1)领导(包括党委领导、人大领导、政府领导、政协领导)是指区四大部门领导。
(2)部门领导是指部门一级的领导。这个部门是对应着本单位而言的。
这里面有一个“部门非领导其他”,这个选项,我区不涉及,请不要填写。
重点讲一下,部门其他领导(未分正副、三总师、其他),其中,未分正副和三总师,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其他”是指与部门领导同级的,但又无法对应部门领导正副职或者部门非领导正副职的人员,如各单位的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各乡镇、街道的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武装部长等领导,都要选择此项。
(3)内设机构领导是指本单位内设机构的领导。一般的科级单位是没有内设机构的,因此也就不会涉及在内设机构中进行选择。
内设机构其他领导。区县不涉及,请不要填写。
内设机构非领导其他。区县不涉及,请不要填写。
其他领导(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工会专职副主席、离退休干部处处长、未分正副、其他),这个选项中,前四项主要针对市级部门设计的,区县基本不涉及,不用填写。
“其他”是指与内设机构领导同级的,但无法对应内设机构领导正副职或内设机构非领导正副职的,如各单位的团委书记(团总支书记)、监察科长,如各乡镇街道的团委书记、监察科长、妇联主席、残联理事长,均选择此项。
(4)非领导人员。是指不担任领导职务也没有任非领导职务的人员。如各学校的教师、各医院的医生,包括没有领导职务,只享受级别待遇的人员,如各单位的正副处级干部、正副科级干部。
(5)机关工勤人员。专指各单位使用机关工勤编制的人员。
3、人员领导职务级别。是指该人员所担任职务的级别,注意,这是指所担任职务的级别,不是指该人员的待遇级别。如果该人员没有担任领导职务,该项不用填写。
4、人员非领导职务级别。是指该人员在人员分类中选择了部门(内设机构)非领导正职、副职的,需在这个信息项进一步明确,如该人员在人员分类时没有选择部门(内设机构)非领导正职、副职,不用维护该信息项。
5、任职日期。是指该人员担任当前职务的开始时间。
目前,系统在人员分类中,又加了几个信息项,如秘书、秘书长等,这些我们区县层面可能涉及不到。像正处级的单位里,人员大概分成三类人,
一类是担任实职的领导。如各单位的正副局长、正副主任、正副科长。这类人员维护时,人员领导职务级别选择该人员担任职务的级别进行维护,非领导职务级别这个选项就不用维护,人员分类按照实际去选择该人员是部门领导的正副职,还是内设机构的领导正副职。这里的正职和副职和我们前面机构编制部门批复的几正几副是对应的。前面我们说党政分设的部门,党委书记按实际情况录入,即党委书记要按照部门领导正职去维护。
第二类人员,是各单位担任非领导职务的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这类人员,领导职务级别这个选项不用维护,只需维护人员非领导职务级别。
第三类人员,是各单位既没有领导职务,也没有非领导职务的人员。像科员,在人员分类中直接选非领导人员,人员领导职务级别和人员非领导职务级别都不用维护。包括各单位的只享受待遇的各类人员。各单位的工会主席也按非领导人员进行统计,领导职务那可写工会主席(副处级待遇)。
目前,市编办新调整领导兼任的填报口径,涉及到的单位比较多,我重点跟大家说一下。
1.关于区委常委兼职部门领导正职时如何填报?
为了真实反映职数情况,填报时,同一个人的信息录入两次,通过“人员分类”和“人员状态”两个字段进行区分。具体按以下两点要求填报信息。
一是区委办公室、有关部门两边分别录入信息,其中区委办公室按照区委常委录入人员信息,“人员分类”选择“党委领导其他”;有关部门按照部门领导正职录入人员信息,“人员分类”选择“部门领导正职”。
二是工资关系所在的部门录入时,“人员状态”选择“在岗”,工资关系不在的部门录入时,“人员状态”选择“兼职”。
以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为例,如其工资关系在区委组织部,则区委办公室录入其一次人员信息,其中“人员分类”选择“党委领导其他”,“人员状态”选择“兼职”;区委组织部录入其一次人员信息,其中“人员分类”选择“部门领导正职”,“人员状态”选择“在岗”。再如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则由区委办公室一家按上述原则录入两次信息,其中按部门领导正职录入信息时,“人员状态”选择“兼职”。
区长、常务副区长等政府方面的常委,可由区政府办公室录入其信息。区人大、区政协领导如有上述情况,可参照执行。
2.不同单位或部门之间有领导兼任的情况。
对于这类人员信息要录入两次。一次由工资关系所在的部门,录入其有关人员信息,其中人员状态选择“在岗”。另一次由兼任职务的部门,录入其在兼职部门的有关人员信息,其中“人员状态”选择“兼职”。
3.工资关系在原单位但在其他单位任职的情况如何填报?
有的领导已经在其他部门任职,占用该部门的职数,但是工资关系仍然留在原单位。在原单位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均不再担任的领导。对于这种情况,也采取两个单位都填报的方式。原单位填报时,“人员分类”选择“非领导人员”,“人员状态”选择“其他”,职务名称、人员领导职务级别和非领导职务级别均不必填写;任职单位填报时,按实际情况全口径填报,其中“人员状态”选择“任职但工资关系在原单位”。
4.关于部门或单位内部兼职的情况。
第一类是上级领导职务兼任下级领导职务,同一个人的信息录入两次:一次按上级领导职务录入,其中“人员分类”选择相应领导职务,“人员状态”选择“在岗”;另一次按下级领导职务录入,其中“人员分类”选择相应领导职务,“人员状态”选择“兼职”。
第二类是“上级非领导职务兼任下级领导职务”人员。口径是填报一次即可,其中“人员分类”、“人员非领导职务级别”均对应上级非领导职务进行选择,“人员领导职务级别”、“所属部门”对应下级领导职务进行选择,“人员状态”选择“在岗”。比如区编办副调研员兼任综合科科长,那么“人员分类”要选择“部门非领导副职”,“人员非领导职务级别”选择“副调研员”,“人员领导职务级别”选择“科级正职”,所属部门”选择“综合科”,“人员状态”选择“在岗”。
第三,台账信息如何录入?
市里下发的审核验收文件中特别提出,对各单位录入的台账信息要重点检查。主要看文件是否全部登记,发文文号及涉及到的编制、职数等数据是否准确填报。
前一阵也有很多单位打电话,询问关于台账录入的问题。我在这里统一说一下。
一是关于录入系统台帐的时间起始点,行政机构要从最近一次机构改革的“三定”规定开始到今年3月31日,事业单位从其批准设立起到今年3月31日,期间所有涉及到机构编制调整的文件都要录入。说白了,台账的信息,也就反映出了这个单位的历史沿革,本身这些文件,再审核验收时也都要一并上交。因此,各单位一定要重视起来,把台账信息录全,录准。
二是台账如何录入。录入台账,首先要把编办对我们单位的发文全都找齐,然后按照时间起始点,1份文件就对应添加1个台账,台账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和领导职数信息,而且录入的都是调整后的状态。包括调整后的内设机构数、事业单位数、行政编制数、领导职数等等。都是填写调整后的,而不是填写调整了几个。
比如“编办”最新一次的三定规定是2010年,编办的台账就从这次三定开始录,“三定”规定区编办共核定行政编制12名,内设机构3个,其中,处级领导职数1正2副,科级领导职数3正。这些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数字就是台账里需要输入的数字,分别填报到相应的地方。
2013年,我们发文成立了一个科室,内设机构增加了1个,科级职数也增加了1个,这就涉及到了机构、领导职数的变化,需要再添加一个台账,行政编制还是12名,内设机构成了4个,处级领导职数还是1正2副,科级领导职数成了4正。这些数字就是第二个台账里需要输入的数字。第二个台账录入的不是变化的情况,二是录入调整后的情况。
那么从最新一次的三定起,到今年的3月31日,编办的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调整变化,通过这两个台账就体现出来了。
同时,台账下面有一个本次调整情况简述,这里需要把发文的具体内容概述一下,就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就可以。
第四,我想跟大家说一下,如何校对我们填报的信息。
以上我们所说的,都是如何填报。那么如果要校对我们填报的信息,就要进入到查看状态。也就是登陆系统后,点击放大镜,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通过我们填写具体的数据,再维护好人员的基本信息。那么在实有人员那里会自动汇总计算出相应的数字,显示蓝色的数字,都是可以进行数据反查的。点击这些数字,会自动显示,统计到这里的人员姓名和相关信息。
在编制和人员信息那一栏。如果实有人员不对,那肯定是人员信息维护错了,看一下谁的人员信息没有统计出来。再回到填报状态修改那个人的相关信息,如果统计少了,一般是因为这个人的所属部门没有选择正确,而导致数据无法统计过来。
在职数和领导人员信息那一栏。分别点击部门领导的实有人数和内设机构领导的实有人员,进行数据反查。看看哪位实职领导的信息没有统计出来,再回到填报状态,进行相应的修改。